人物
如果用“群星璀璨”来形容唐代诗坛的话,那么,在大唐开国不久,有一组特别耀眼的诗坛星座,就是“初唐四杰”。“四杰”中的卢照邻、骆宾王,实际上比王勃、杨炯要年长10多岁,按中国人的习惯,应该算两辈人了,只是因为他们“文词齐名,海内称为王杨卢骆,亦号为四杰”(《旧唐书·文苑传》),所以卢照邻与王、杨,没多少交往,他与骆宾王倒是走动稍近,这有一桩因卢的绯闻而引起的诗坛公案可以为证。
卢照邻年十余岁时,就师从当时的硕儒曹宪、王义方学习文字学及经史,学识广博而善于写文章。在任四川新都尉时,卢与新都的一个女子郭氏相好,正当郭氏有孕时,卢照邻因事要回洛阳,临行前相约不久回来正式成婚。谁知,卢照邻一去两年不返,而且另有了新欢。郭氏久候音书不至,孩子也早夭,处境悲苦不堪。
骆宾王路见不平,拔“笔”相助,写了一篇七言歌行体诗来伸张正义,帮痴情女子打负心汉,哪怕“打”的是自己的好友卢照邻。在这篇长达64句的《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》中,骆宾王说卢照邻对郭氏“当时拟弄掌中珠”,可谓宠爱有加;如今“君住三川守玉人”,又有了新宠,致使郭氏“悲鸣五里无人问,肠断三声谁为续”,还有大段大段极为煽情的描写,替郭氏诉说处境的凄凉、心境的凄苦以及无可言告的委屈。
结果怎样无从知道了。但有一点总让人觉得,骆宾王此举应当还有怜香惜玉以外的“醉翁之意”:他是想跟卢照邻在歌行体诗上较劲,因为他俩都擅长七言歌行,此前已经有过比拼。卢照邻有篇长达68句的七言歌行体诗《长安古意》,此诗一出,即轰动长安城。因它托“古意”借宫体诗旧题,表达了全新的思想感情。尤其是,此诗以丰富的辞藻,铺叙长安之繁华,宫室之富丽,人物之荣,逐乐风气之盛,然后把目光由宫廷移向市井,“放开了粗豪而圆润的嗓子”(闻一多语),去讴歌世俗的热烈爱情。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”这一千古名句,一扫之前宫体诗病态似的萎靡不振,具有起死回生的力量。而且它复沓唱叹的声情韵律,生龙活虎般的节奏,转意换景处的连珠格修辞手段,都让当时和后世交口称颂,也为卢照邻赢得了大名。
骆宾王为此也写下七言歌行体的《帝京篇》,也是铺叙帝京长安的繁华,显示出大唐帝国的强盛和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,还提出了居安思危的警示。两诗描写对象一样,诗体一样,骆诗多长呢?98句!这算不算较劲?但《帝京篇》终不如《长安古意》传诵一时,这次复以长篇歌行大张声势地“声讨”卢照邻,怎么看也有点才子间逞才斗气的味道。
引起这种联想,还因为“四杰”另一对的杨炯跟王勃之间的较劲。自杨炯放出“吾愧在卢前,耻居王后”的话以后,“四杰”的排名问题成了千年来聚讼不已的公案。因本文主角是卢照邻,以下只把清代一些学者对卢照邻的推崇做些介绍:乾隆年间的陈余山认为:“卢升之(卢照邻字升之)出入风骚,气格遒古,非三子所可及。盈川(杨炯曾任盈川县令)‘愧在卢前’,非虚语也。”(《竹林答问》)清末学者丁仪认为:“(照邻)与骆宾王、王勃、杨炯,天下称为‘四杰’,而卢居首。诗有奇气,实出陈隋之上。”(《诗学渊源》)当代学者却对此持有异议。笔者曾有专文对这桩公案提出过管见,在此不赘。以下来看卢照邻与襄阳老朋友张柬之的酬唱诗:
酬张少府柬之
卢照邻
昔余与夫子,相遇汉川阴。
珠浦龙犹卧,檀溪马正沉。
价重瑶山曲,词惊丹凤林。
十年睽赏慰,万里隔招寻。
毫翰风期阻,荆衡云路深。
鹏飞俱望昔,蠖屈共悲今。
谁谓青衣道,还叹白头吟。
地接神仙涧,江连云雨岑。
飞泉如散玉,落日似悬金。
重以瑶华赠,空怀舞咏心。
卢照邻曾为唐高祖李渊第十七子邓王李元裕所看重,被授邓王府典签(掌管文书的官),邓王还对人说:“此(指卢)即寡人相如也。”后李元裕调任襄州刺史,卢照邻随至襄阳,于此结识了张柬之。十年后,诗人任新都县尉,张柬之任清源县丞,两人时有往来唱和。张诗今已不存,卢此诗是对张诗的酬答。唐朝俗称县丞为少府,故诗题有张少府之称。
起联先追述两人相识之地,“汉川阴”即汉水之南此指襄阳(为谐平仄“汉水”作“汉川”)。接着二联便借两个典故,喻张柬之此时仍不得志:在解佩渚畔,一条盘龙还伏卧待举;在檀溪水边,一匹骏马正屈沉未腾。张柬之本是襄阳人,借襄阳本地著名历史遗迹之典以喻襄阳俊彦,可谓知人切事。三联赞美张的道德文章,说其诗文声价比仙曲还要贵重,文辞惊艳于杰出人物之林;四联遗憾张的翰墨文章、品格风度于世阻隔,身处柴门而望云路不达。这些叙写既是对张柬之的推重,也是诗人自己的感同身受。以下就从二人交往关系,抒发共同的怀才不遇之慨。
从第五联至第七联,大意谓:我们分手十年至今,已好久没有互相知赏劝慰了;身有万里之隔,要招寻一处也实在不易。遥想昔日,我们都怀揣鹏飞万里的远大志向;如今可悲的是,我们都还像屈体求伸的蠖虫隐不逢时。谁说地位卑贱者总会谋到出路呢,我们不是至今还在悲叹白发徒增吗?张柬之年长卢照邻十多岁,叹年华老去既是对张的深切体恤,也反映了诗人自己欲改变境遇的急切盼望。“鹏飞俱望昔,蠖屈共悲今”可谓此诗的“诗眼”,昔日“鹏飞”之“望”与今日“蠖屈”之“悲”形成强烈对比,“俱”与“共”说明二人处境与心境完全相同,这正是此诗欲表达的主旨所在。
以下八、九两联,写眼中所见的山水景色,透出自己只能徜徉山水之间、吟风弄月聊以自遣;末联扣题,说你重又以珍贵的诗篇赠我,而我的和诗不能与之相称,只能空怀歌咏的心思了。这首10韵20句的五言排律,愁思百转,意蕴深沉,措语典美,属对工丽,不愧为“初唐四杰”之一的才子手笔。
至于张、卢二人共有的“鹏飞”志向,张柬之倒是在年逾古稀后得偿所愿,他做了宰相,并干了件惊天大事而为复辟李唐王朝立下赫赫功勋。而卢照邻晚年却有些不幸,他患了身体一侧手足偏瘫之疾,最终不堪其苦,于60多岁时投颍河自尽。
卢照邻一生虽仕途困蹇、郁不得志,但文学上却斐然有成。特别是他与骆宾王共同以他们的创作实践,使歌行体这一诗歌形式得以完备,使其“一变而精华浏亮,抑扬起伏,悉协宫商;开合转换,咸中肯綮。七言长体,极于此矣”(胡应麟《诗薮》),为初唐诗歌摆脱齐梁浮艳文风,向着更健康方向发展做出了贡献。